快點維修吧,我們想回家。”這是翔鷺花城一期部分住戶喊出的心聲,聽起來讓人有些心酸。
近日,有住戶向本報反映,翔鷺花城一期小區上百住戶家中墻體長期滲水、發霉,有的房間已經沒法住人,住戶無奈之下,只好在外面租房。業委會認為開發商應承擔維修責任,而開發商則表示,房屋已經過了保修期——誰來出錢?雙方爭執不下。
現場
滲水墻體起“疙瘩” 維修多次未見好
昨日下午,記者來到翔鷺花城一期部分住戶家中,實地走訪。
家住10號梯的藍先生早在2004年樓盤交房時就搬進了小區。記者進入藍先生家的臥室,一股霉味撲鼻而來,整面墻體滲水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,有的已經發霉,有的已經脫落,形成一個個小疙瘩,裸露出里面的石灰和水泥,輕輕一抹,石灰就掉落。“這面墻完全是被長期滲水損毀的,連地上的木地板也被泡壞。”藍先生告訴記者,2004年年底,墻體就出現滲水情況,開發商請人來修過一次,此后又修過兩次,他本人也刷了好幾次油漆,但都于事無補,墻體還是照樣滲水脫落。
同樣住10號梯的鐘女士家中情況更嚴重。記者看到,她家臥室墻體已經面目全非,墻皮紛紛掉落,滿墻都是綠色的霉斑,書柜也已經被腐蝕得開裂。鐘女士指著空蕩蕩的床,無奈地說:“這個房間根本沒法住人,平時還得把門關起來,防止霉味泄露,家人都在外面租房住。”
46號梯的莊女士也有一個臥室出現滲水不能住人,她把這個房間當成了雜物間。類似這種情況的在小區還有很多,甚至一些底層房間也會滲水。有住戶說,他們不僅要擔心電線被泡壞漏電,還要擔心霉味對身體健康的損害,甚至有人認為,滲水已經威脅到房屋安全。
據小區業委會介紹,翔鷺花城一期1022戶住戶,共有127戶反映出現墻體滲水情況,業委會負責人把這些住戶列了一個清單,整整用了四張A4紙。
原因
水從伸縮縫滲進墻體 具體原因各執一詞
小區住戶告訴記者,出現滲水的墻體大部分緊貼樓體伸縮縫,雨水從樓頂天臺流到伸縮縫,再滲透進墻體。記者發現,每兩棟樓之間有一條長約10公分的伸縮縫,外部被鐵皮封住,里面鏤空。
對于滲水的原因,小區住戶普遍認為是房屋建造工程質量不過關導致的,開發商負有主要責任。
而開發商否認了房屋質量有問題。翔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柯先生說,防水工程做完后,都已經通過驗收。大部分房屋出現了滲水,是防水材料老化導致的。
目前,滲水的更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查明,但問題就出在伸縮縫,雙方沒有異議。
爭執
誰來出錢維修
雙方爭執不下
昨日上午,業委會、業主代表同翔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協商談判。根據雙方簽訂的《商品房買賣合同》約定,房屋保修期為五年。
業委會和業主代表說,大部分房屋在五年保修期內就已經發生滲水或有滲水苗頭,此后,開發商請人修了兩三次,都沒修好,直到保修期屆滿,就推脫責任。他們認為,開發商應承擔維修責任,至少要出部分維修款。
而開發商則表示,房屋從2004年起交付業主使用,如今至少已達6至10年,合同約定的保修期早已屆滿,開發商作為出賣人的保修責任已履行完畢,不愿出錢維修。開發商相關負責人柯先生說,他建議小區業委會申請公維金進行維修。
在協商會上,雙方就責任認定問題一度出現激烈爭執,誰來出錢維修,未能達成共識。
此外,業委會還指出,開發商惡意占用小區物業管理用房和配電室遲遲未移交,給業主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。開發商表示,這兩個問題正積極聯系相關部門解決。 |